由上海市体育局指导,杨浦区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十届“白洋淀杯”上海国际少年足球赛即将在7月28日拉开序幕。此次赛事的举办,不仅是为了选拔优秀的少年足球人才,更是为了推动中国足球青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比赛前夕,一场以“从普及到精英:构建可持续的足球青训生态体系”为主题的青训沙龙在杨浦区白洋淀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盛大举行。
这次沙龙活动汇集了国际国内八支队伍的主教练、领队等业内精英,共同探讨了中国足球青训的未来。与会者们不仅审视了本土实践,更聚焦了国际经验在中国的落地生根。他们就如何选材、如何培养,以及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痛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中国足球青训的发展献计献策。
在沙龙活动中,各队教练纷纷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联队主教练爱德华多·克雷斯波·阿里萨以西班牙籍国际足球新星亚马尔为例,探讨了优秀运动员的选材问题。他强调了长期、高强度且具有针对性的训练体系对于培养运动员的重要性,并指出培训足球少年的关键在于引导,而非束缚他们的天性。
日本广岛三箭队领队森崎和幸则介绍了日本的两种青训体系,并详细阐述了J联赛俱乐部青训体系和高校体育联盟学生体系的优劣。他指出,虽然J1联赛青训队的选材标准很高,但同时也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更多的机会。
东道主上海杨浦队的主教练林志桦则分享了他们多年的青训经验和“杨浦模式”的轮廓。他强调了优质校园足球对于职业足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根基在校园,衔接是关键,体教融合是保障”等关键词。他表示,青训之路没有捷径,需要耐心、专业以及各方力量的协同。
此外,中国足球小将U11队主教练董路谈及了他带领球队出国交流比赛的经历和收获。他认为,中国小球员们缺乏高水平的比赛和更高层级的理念,因此他们需要通过更多的国际交流比赛来提升自己的水平。同时,他也指出了中国小球员们在技战术理解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沙龙活动上,各方专家还就青少年培养与成绩产出的现实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教练在指导球员时应该注重培养球员的创造力而非只看重成绩。同时,国际交流对于提升小球员的能力和拓宽视野非常重要。
在沙龙的“思想盛宴”上,诸位青训教练传递着同一个思想:足球青训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需要战略和耐心的马拉松赛。他们期待着以“学训融合、体教贯通、国际联动”为方向,各方合力推动中国足球青训的持续发展。
这场“白洋淀杯”沙龙不仅为国内外教练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流的平台,更为中国足球青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期待未来中国足球能够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