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永在8月9日的报道中指出,中超联赛已经进入了关键的阶段,即将迎来一场引人注目的上海德比大战。此战将由新加坡籍主裁判塔基担任主哨,这是本赛季中超第二次启用外籍裁判。首次亮相的外籍裁判是泰国的西瓦功·布乌敦,他在上一轮的比赛中执法了蓉城与泰山的对决。根据预期,接下来的联赛后半段将会有更多的外籍裁判执法,尤其是那些焦点大战以及亚冠参赛队的比赛。
近期的中超争冠形势出现了较大变化。当第16轮比赛结束时,北京国安和上海申花两队积分均为38分,领先成都蓉城和上海海港4分。然而,随后的三轮比赛中,争冠的四个队伍表现均有起伏,每一轮都有两支队伍未能取胜。
具体到每轮比赛,第17轮中成都蓉城和北京国安双双失利,而另外两支队伍则取得了胜利;第18轮北京国安再次失利,上海海港则战平,使得上海申花积分的领先优势扩大到了6分。到了第19轮,北京国安和上海申花再次战成平局。三场比赛下来,上海申花两胜一平,上海海港同样两胜一平,成都蓉城一胜一平一负,而北京国安则是一平两负的战绩。
经过这一系列比赛,中超争冠集团的积分情况发生了变化:上海申花以45分领跑,上海海港紧随其后以41分排名次席,成都蓉城以40分位居第三,而北京国安则以39分排在第四。即将到来的上海德比,作为中超前两名之间的对决,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争冠形势。如果申花获胜,积分优势将扩大到7分;若上海海港取胜,两队之间的差距将缩小至仅1分。
这样的焦点大战自然吸引了众多目光。值得一提的是,过去曾有裁判引发的争议情况出现。因此,中国足协决定邀请外籍裁判执法,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中国足协副主席许基仁表示,从第19轮开始将不定期选用外籍裁判,并特别提到希望上海德比也能使用外籍裁判。
进入联赛的后半段,多场焦点战将陆续展开。如第23轮的成都蓉城与上海海港的对决、京鲁大战等。甚至有可能在某一轮比赛中启用两位外籍主裁判。第25轮的比赛更是四支争冠队伍的直接对话。此外,保级大战等关键比赛也有必要选聘外籍裁判。
中国足协选择外籍裁判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关键比赛的公平性,更看重的是裁判尺度的适应和推广。许基仁解释说:“我们选用外籍裁判的目的是加强中外裁判的交流,让外籍裁判与中超球员彼此熟悉,推广国际判罚尺度。这对国家队未来参加国际比赛是有益的,同时也有助于中超球队适应亚冠比赛。”
当前四支争冠球队以及非争冠集团的山东泰山都是国脚数量较多的队伍。同时这四支球队也将参加2025/2026赛季的亚冠比赛。其中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将参加亚冠精英赛正赛,成都蓉城则需通过预选赛;而北京国安则需要通过两轮预选赛的考验。因此,未来几轮联赛中,涉及亚冠参赛球队的比赛很可能会由外籍裁判来执法。这些球队国脚众多、比赛焦点众多,更需公平的竞技环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外籍裁判的执法标准和国内裁判确有不同。以西瓦功·布乌敦执法的成都蓉城与山东泰山的比赛为例,他的执法风格鼓励对抗,这使得一些习惯于国内裁判执法的球员在适应上存在一些困难。因此,聘请外籍裁判不仅是为了“公平”,也是为了让中超球员更好地适应洲际赛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